《蒲 ‧ 世界》周奕瑋的非主流旅遊冒險
- Jarvis
- 2020年8月3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12月2日

我的兩集《蒲 ‧ 世界》今晚開始播出了。
想了很久該不該寫這段文字,
最後還是決定分享我的微小想法。
上星期上傳第一張宣傳照,
讓我想起去年這段第一次踏足四國的旅程,
它是如何誕生的。
一開始,監製是提議我去東京,
拍些攻略感較重的旅遊推介短片。
但那時候,我鼓起勇氣膽粗粗向他反建議另一個地方,
跟食玩買潮流攻略扯不上太大關係的、四國。
不單因為剛好遇上三年一度的瀨戶內藝術祭;
也因為我實在好想任性一次,
嘗試拍出自己心裡一直很渴望的、JAR的旅行視角。
我的「JARvelogue」。
我知道很多朋友因為周遊系列而認識我,
到現在我也仍然收到觀眾們說喜歡周遊系列的留言,
實在很感謝你們。
但其實,周奕瑋的旅人視角,並不限於「周遊」的角度。
遇上周遊前的我,
曾在《3日2夜》展開一個人的遊歷,
也在《過節》見證過日本代代承傳的親子祝福。
那時的我沒太多人認識。
沒關係也沒必要。
我、就這樣,背著背包,
自在地遊歷一些主流眼光裡不精彩不驚喜的地方。
龍蝦拉麵任搶衫蠔放題固然燦爛,
但,這些精彩真的不是整個日本都能找得到。
而且也不只有這些,才算是日本的精彩。
我覺得,日本的精彩,
是不論在大都會還是小城市,
你都會遇上到讓你心頭一暖、會心一笑的一期一會。
抬頭望天、低頭看海,
飄落的櫻花、電車經過的平交道、日落的河濱公園,
你都會邂逅,旅行的意義。
四國、瀨戶內海,正正就是當中之一。
鏡頭以外,作為旅人的周奕瑋,
享受於發掘小地方的小故事,
平淡的、地味的、卻讓你暖暖的。
在發掘的同時,也創造屬於自己的旅行故事。
在旅途上,
認識不同的人、遇上不同的故事,
聽不同的聲音、看不同的風景,
然後,讓自己的內心世界載滿更多「不同」,
讓你的小世界變得更廣闊、更包容。
我還記得,在四國那幾天遇上很多香港朋友。
他們都比我更熟悉四國和瀨戶內藝術祭。
雖然我們只是萍水相逢,
但他們卻幫我很多、救我很多。
(要不然,我或許趕不上回高松的船要流落某島。)
他們也很樂意無私分享,
帶我去當地好吃的餐廳,還叫我要拍出來介紹給大家。
這些緣份、情份,都是旅程中收穫的最佳紀念品。
旅行,就是不斷發掘故事、和成就故事。
所以,
這一次的《蒲.世界》,
不只跟其他主持們的蒲世界有點不一樣,
也跟我的周遊系列不一樣。
他、並不是「周遊四國」。
他叫「蒲 ‧ 世界」、
也是《JARVELOGUE》,
是我用另一個角度去的旅行。
說到這裡,可能有些人會失望,
覺得這節目跟他們預期的不一樣。
但,旅行本來就有很多面相,
你每次去的旅行也不一樣吧?
這次我們不是吸脂放血、而是吸氣放空。
我只是希望,這短短的兩集,
可以讓喜歡發掘旅行意義的你,
遇上那個同樣喜歡發掘旅行意義的我。
我的旅程未必比你的精彩,
但我們都一樣能在各自的旅程找到比精彩更重要的、意義。
我們都是,背著背包看世界的地球旅人。
至於喜歡周遊系列的你,
也希望你們試試看這一種旅行風格,
如果看完還是不喜歡、不適合、不好看,
也沒關係。
因為周遊也是我身體的一部分。
我也希望地球回復健康後,
能為你帶來你們期待的《周遊4.0》。
兩集絕對不能總結我的那段旅程。
我們一天單是ROLL機的時間就已經超過10小時了,
當然有很多過程、很多相遇、很多內容都未及播出。
加上旅程大多只有我和導演兩個人,
(但要特別感激當中幾天有戰友仗義陪伴)
我的表現也有比較粗糙、不夠出色的地方,
希望大家多多包涵。
這個模式,我也在邊冒險邊嘗試。
最後,
再次感謝那些一直說喜歡我旅遊節目的觀眾。
希望大家也會喜歡這一個「周奕瑋的旅遊節目」,
一個不是《周遊》的周奕瑋旅遊節目。
一場、周奕瑋的非主流旅遊冒險。